"最是一年明月夜 为谁悄然立中宵"这句诗出自哪里?什么意思?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08 10:40:42
"最是一年明月夜 为谁悄然立中宵"这句诗出自哪里?什么意思?

这是一句仿诗,仿的是黄景仁的《绮怀》,原诗如下:

几回花下坐吹箫,
银汉红墙入望遥。
似此星辰非昨夜,
为谁风露立中宵。
缠绵思尽抽残茧,
宛转心伤剥后蕉。
三五年时三五月,
可怜杯酒不曾消。

“最是一年明月夜 为谁悄然立中宵”的意思是:在这一年中月亮最明亮的夜里,我为谁孤独地站在这夜色中

这是一句仿诗,仿的是黄景仁的《绮怀》,原诗如下:

几回花下坐吹箫,
银汉红墙入望遥。
似此星辰非昨夜,
为谁风露立中宵。
缠绵思尽抽残茧,
宛转心伤剥后蕉。
三五年时三五月,
可怜杯酒不曾消。

“最是一年明月夜 为谁悄然立中宵”的意思是:在这一年中月亮最明亮的夜里,我为谁孤独地站在这夜色中 !
笑纳!

“最是一年明月夜 为谁悄然立中宵”的意思是:在这一年中月亮最明亮的夜里,我为谁孤独地站在这夜色中。大有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意思。

《绮怀》——黄景仁
几回花下坐吹箫,
银汉红墙入望遥。
似此星辰非昨夜,
为谁风露立中宵。
缠绵思尽抽残茧,
宛转心伤剥后蕉。
三五年时三五月,
可怜杯酒不曾消。

黄景仁诗中名作络绎,举不胜举,但就传诵之广而言,没有比得过《绮怀》十六首的。这组《绮怀》不仅是《两当轩集》中不朽的名作,也是文学批评一个绝好的范例。它对李商隐《无题》艺术表现的因袭与改造,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古典诗歌互文性的经典文本。

黄景仁(1749~1783),字汉镛,一字仲则,号鹿菲子,常州府武进县(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)人,宋朝大诗人黄庭坚后裔,清代诗人,文学家。
黄景仁四岁而孤,家境清贫,少年时即有诗名,乾隆三十三年(1768)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,一生穷困潦倒。乾隆四十三(1778)被任命为县丞,乾隆四十八年(1783年)病逝。
诗负盛名,为“毗陵七子”之一,诗学李白,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、寂寞凄怆之情怀,也有愤世嫉